2010年,稀土產品價格飛漲,最高漲幅達124% 。在稀土產品價格的傳導下,燈用三基色熒光粉的價格也一路水漲船高,漲幅達到了50%,毛管漲幅在15%左右,國內各大
節能燈企業已明顯感受到了來自稀土產品漲價所帶來的巨大壓力。
據了解,目前,我國有節能燈及相關企業3000多家,年產節能燈超過30億只,年消耗稀土三基色熒光粉約10000噸。而且,隨著節能燈替換白熾燈的速度加快,行業對稀土三基色熒光粉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加大。稀土資源作為國家的戰略性資源,出于國家長遠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戰略需要,未來稀土資源的開采和貿易將受到國家嚴格控制。這樣一來,燈用稀土三基色熒光粉市場將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稀土輪番漲價,再加上塑料、銅料、包裝紙箱的價格也在不斷上升,節能燈行業的利潤空間已經受到嚴重擠壓。對于陽光照明、佛山照明、通士達照明等一批擁有燈用稀土三基色熒光粉廠,并且入圍國家高效節能補貼企業名單的名牌廠家而言,他們的綜合優勢將更加凸顯出來。而對于那些原本就以低價作為競爭優勢的企業來說,他們的利潤空間本來就十分有限,再不提價就可能無利可圖了,可提價卻將會導致銷量的急劇下滑和市場份額的快速淪陷。據了解,浙江某節能燈企業計劃今年提價20%,但代理商大多選擇拒絕簽約,無奈之下,該廠家只好做出讓步,計劃只提價10%,但很多代理商還是不予理睬,廠家處境極其尷尬。其實,很多中小節能燈企業都正面臨'漲則死,不漲亦死'的艱難處境。
稀土、塑料等節能燈原材料持續漲價,再加上國家將在5月1日起大力推行新的燈用稀土三基色行業標準,節能燈行業重新洗牌在所難免。未來兩三年,大并購、大整合將成為節能燈行業的熱門話題。資金實力雄厚的品牌企業將通過并購的方式垂直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進一步強化競爭優勢。而中小節能燈及相關配套企業要么委身成為品牌企業的制造車間,要么只能轉戰其他照明產品領域或者退出照明行業了。